【高考作文名人名言万能素材积累】高考作文素材积累:爱国
发布时间:2019-09-24
发布时间:2019-09-24
爱国志士永垂青史,受人景仰,卖国奸贼遗臭万年,遭尽世人唾骂。历史公正的裁决,早已昭昭在世!下面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关于爱国的素材,欢迎参考。
爱国名人名言我以我血荐轩辕。——鲁迅《自题小像》
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。——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闲居非吾志,甘心赴国忧。——三国·曹植《杂诗六首》
轻生本为国,重气不关私。——南朝·江晖《雨雪曲》
捐躯赴国难,视死忽如归。——三国·曹植《白马篇》
男儿七尺躯,愿为祖国捐。——《革命烈士诗抄·陈辉诗》
国人无爱国心者,其国恒亡。——李大钊《厌世心与自觉心》
国既不国,家何能存?——《革命烈士诗抄·杨靖宇诗》
爱国不分先与后,徘徊终久误前程。——朱蕴山《赠台湾旧友》
爱国如命,见义勇为。——蔡锷《致柏文蔚电》
爱国,是一种极高贵的感情活动。——茅盾《给青年作家的公开信》
爆裂同拚歼贼臣,男儿爱国已忘身。——秋瑾《吊吴烈士樾》
祖国陆沉人有责,天涯飘泊我无家。——秋瑾
要想着收咱失地,别忘了还我河山。——冯玉祥
捧出一颗丹心,献与亿兆生灵。——陶行知《不投降歌》
临患不忘国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
国耻未雪,何由成名?——唐·李白《独漉篇》
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?——清·林则徐《赴戌登程口占示家人》
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。——清·顾炎武《日知录·正始》
匈奴不灭,无以家为!——《汉书·卫青霍去病传》
杀身有地初非惜,报国无时未免愁。——宋·陆游《登慧照寺小阁》
臣心一片磁针石,不指南方不肯休。——宋·文天祥《指南录·扬子江》
爱国名人故事一、爱国将领吉鸿昌
1895年,吉鸿昌出生在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。吉鸿昌自幼即以岳飞,文天祥等为心目中的英雄,18岁他便报名参军。在行伍中他待人诚恳,吃苦耐劳,恪守军规,勇敢善战, 以致有 吉大胆 之称。9.18 事变发生后,他 发指眦裂 ,声泪俱下地说: 国难当头,凡有良心的军人都应该誓死救国! 坚决要求与日本帝国主义血战到底。1932年淞沪抗战爆发,为实现抗日救国的誓愿,吉鸿昌变卖家资,购置武器,联合了爱国军人冯玉祥等,在张家口组织起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,发表 外抗暴力,内除国贼 的声明,并一度收复了张家口以北的大片土地,把日伪军队赶出了察哈尔省。
二、抗日英雄杨靖宇
杨靖宇(1905—1940),1929年春到东北,化名张贯一,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。在抚顺又两次入狱,备受日本警察署的严刑拷打,始终不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和从事的活动。
日军看到抗联势力的不断壮大,感到十分恐惧,在1938年下半年调集重兵对抗联进行“围剿”,并以万元巨金悬赏杨靖宇头颅。1940年初的50多天里,杨靖宇率抗联战士与日军作战40多次,在日军的疯狂“围剿”下,抗联陷入困境,几乎弹尽粮绝,战士们只好以草根、树皮充饥,甚至将衣中棉絮掏出来吞咽。日军曾千方百计诱其投降,但杨靖宇坚定地表示:“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,头颅不惜抛掉,热血可以喷洒,而忠贞不二的意志是不可动摇的。”
1940初,他被日军围困,身负重伤,啃不动树皮,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。日军劝降不成,便放乱枪,年仅 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。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,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,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。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,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。
三、爱国将领邱少云
邱少云, 1952年11月11日,邱少云所在连队在朝鲜平康前线反击391高地作战中担负突击任务,并奉命于夜间在距敌60米的山脚下潜伏,以待次日傍晚发起突袭。12日11时,他的潜伏地不幸被敌盲目发射的燃烧弹击中。为了不暴露部队的整个行动计划,邱少云忍受烈火烧身的巨痛,在5个小时的时间里一动不动,直至牺牲。他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此次作战的胜利。当晚反击部队顺利攻占391高地,全歼守敌1个加强连。
英雄的名字被永远镌刻在391高地主峰的石壁上万古留存。
四、吴玉章维护国家尊严
老革命家吴玉章,年轻时东渡日本留学。1904年元旦,因清朝末年中国贫弱,日本帝国看不起中国,在悬挂的万国旗中,故意不挂中国国旗。为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,吴玉章挺身而出,代表留日学生向学校当局严正提出:必须立即向中国学生道歉并纠正错误,否则,就要举行罢课和绝食以示抗议。
学校当局在中国爱国留学生的强大压力下,只得认错道歉。
五、文天祥宁死不屈
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,兵败被俘,坐了三年土牢,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。一天,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,许以丞相之职,他毫不动摇,反而斩钉截铁地说:“唯有以死报国,我一无所求。”
临刑前,监斩官凑近说:“文丞相,你现在改变主意,不但可免一死,还依然可当丞相。”文天祥怒喝道:“死便死,还说什么鬼话!”
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,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《正气歌》。